国产 亚洲 网友自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久久区,国产 抽搐在线观看

二維碼

掃一掃加入微信公眾號

Top
網站首頁 新聞 國內 國際 河南 焦作
時政要聞 專題 直播 網視 網談 網評
今日頭條 汽車 旅游 經濟 美食
焦作關注 房產 娛樂 體育 市場
 焦作日報 手機報 經典微視頻
 焦作晚報 “焦作+”客戶端
 經典山陽 小記者 焦作論壇
 網上投稿 記 協 訂報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 焦作網 > 新聞推薦 > 副頭條 > 正文

新聞推薦

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二十大代表討論二十大報告綜述
更新時間:2022-10-20 12:16:3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二十大代表討論二十大報告綜述

新華社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代表們一致認為,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一往無前、無往不勝,就必將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堅持人民至上:“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代表手中的二十大報告上,一句句圍繞人民的闡述,一項項增進人民福祉的部署,被畫上了一道道著重線。

“‘人民’作為報告的關鍵詞、高頻詞,充分彰顯我們說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裴春亮深有感觸地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方略,也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主線,推動著造福人民的偉大事業不斷向前。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經過接續奮斗,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

“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10年非凡成就,書寫在物阜民豐、萬家燈火里,每一位代表都體會真切。

寧夏固原,曾被外國專家認為“不具備人類生存基本條件”的苦瘠之地,如今變為山綠、民富的宜居之城。

“一路走來,愈發感悟思想的偉力,愈發堅定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固原市委書記冼國義代表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決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會把誰放在心上。”湖南黨史陳列館副館長陳艷代表常常向人們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在她看來,這段溫暖人心的歷史中藏著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的精神“密碼”。

“正是因為堅守‘為了人民’這一崇高理念,黨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才得以沖破重重險阻發展壯大,才取得了新時代十年的輝煌成就。”陳艷說,前進道路上還會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鐫刻在發展答卷中,就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鑒往知來,礪行致遠。

“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會改變。”駐村近4年,重慶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楊懿代表對“人民”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入,“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不斷造福人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鮮明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收入到就業、從教育到醫療、從養老到社會保障……報告聚焦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部署一系列新舉措,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回應人民期盼,代表們表示倍增信心、倍添干勁。

“報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體現了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視。”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護士長脫亞莉代表說,自己所在醫院的同事們已第一時間在網上關注到相關內容,感到很振奮。

脫亞莉說,從“有沒有”到“好不好”,黨中央順應民生需求的新變化,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等要求,將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為求職者“一對一”推薦崗位,實地走訪用人單位,在抖音上直播帶崗……這是來京之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公共就業服務實訓指導中心主任于硯華代表的日常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牽動著千家萬戶。”于硯華說,報告對重點群體就業、消除就業歧視、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等作出部署,將助推更多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過上更好日子。

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代表,對報告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相關內容反復研讀。

“過去10年,我們發起的‘助學走鄉村行動’幫助4200多名貧困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相信在政策有力支持下,我們的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會越來越好,山里的孩子們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劉秀祥說。

“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放眼未來,報告指明奮進的方向。

江西省上猶縣安和鄉富灣村黨支部書記康寬軍代表,對“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一張張充滿笑臉的照片印象最深刻:“這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最生動的民生答卷。”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康寬軍表示,“報告激勵我們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引發代表們廣泛共鳴。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毓璜頂街道,“壹家生活社區廚房”火熱開張。這個便利老人的社區食堂,房子由小區居民提供,服務人員是志愿者,建設投入來自社區紅色先鋒公益基金。

“人民群眾蘊藏無限智慧和力量。我們社區工作既服務群眾,也依靠群眾,二者彼此交融、相互推進。”毓璜頂街道大海陽社區黨委書記冷曉燕代表說,將以人民為師,向群眾問策,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區生活。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參軍160萬人,民工313萬人,擔架20萬副……遼寧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支前館的一組“東北解放戰爭人民支前統計”,讓許多參觀者駐足深思。

“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錦州市委書記靳國衛代表表示,群眾路線的法寶不可丟。必須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努力開拓發展新局面。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的力量源泉,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洶洶來襲。武漢上萬名建設工人夜以繼日輪班施工,近千臺設備、車輛徹夜運行,創下了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

“緊緊依靠人民,我們黨跨過了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作為親歷者與建設者,回憶起這一幕,中國建筑三局電氣工程師肖帥代表說。

“站在新起點上,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力爭繼續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鄉村振興中再立新功。”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周群之代表說。

代表們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必將凝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記者姜琳、譚謨曉、葉昊鳴、魏玉坤、于文靜、白陽)

編輯:胡碧霞

文章編輯:毋千舉 
焦作網免責聲明:

本網所有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轉載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即可處理。
刊發、轉載的稿件,作者可聯系本網申領稿酬。


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二十大代表討論二十大報告綜述
2022-10-20 12:16:3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題: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二十大代表討論二十大報告綜述

新華社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代表們一致認為,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一往無前、無往不勝,就必將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

堅持人民至上:“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支部書記裴春亮代表手中的二十大報告上,一句句圍繞人民的闡述,一項項增進人民福祉的部署,被畫上了一道道著重線。

“‘人民’作為報告的關鍵詞、高頻詞,充分彰顯我們說的人民立場、人民情懷。”裴春亮深有感觸地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條基本方略,也是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條主線,推動著造福人民的偉大事業不斷向前。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經過接續奮斗,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

“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10年非凡成就,書寫在物阜民豐、萬家燈火里,每一位代表都體會真切。

寧夏固原,曾被外國專家認為“不具備人類生存基本條件”的苦瘠之地,如今變為山綠、民富的宜居之城。

“一路走來,愈發感悟思想的偉力,愈發堅定讓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國之大者’。”固原市委書記冼國義代表說,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決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會把誰放在心上。”湖南黨史陳列館副館長陳艷代表常常向人們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在她看來,這段溫暖人心的歷史中藏著中國共產黨歷久彌新的精神“密碼”。

“正是因為堅守‘為了人民’這一崇高理念,黨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支持,才得以沖破重重險阻發展壯大,才取得了新時代十年的輝煌成就。”陳艷說,前進道路上還會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幸福鐫刻在發展答卷中,就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鑒往知來,礪行致遠。

“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會改變。”駐村近4年,重慶市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處處長楊懿代表對“人民”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入,“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不斷造福人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鮮明指出:“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收入到就業、從教育到醫療、從養老到社會保障……報告聚焦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部署一系列新舉措,著力增進民生福祉、回應人民期盼,代表們表示倍增信心、倍添干勁。

“報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體現了對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視。”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院重癥監護室護士長脫亞莉代表說,自己所在醫院的同事們已第一時間在網上關注到相關內容,感到很振奮。

脫亞莉說,從“有沒有”到“好不好”,黨中央順應民生需求的新變化,提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等要求,將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由“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為求職者“一對一”推薦崗位,實地走訪用人單位,在抖音上直播帶崗……這是來京之前,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公共就業服務實訓指導中心主任于硯華代表的日常工作。

“就業是民生之本,牽動著千家萬戶。”于硯華說,報告對重點群體就業、消除就業歧視、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等作出部署,將助推更多勞動者高質量充分就業,過上更好日子。

貴州省望謨縣實驗高中副校長劉秀祥代表,對報告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相關內容反復研讀。

“過去10年,我們發起的‘助學走鄉村行動’幫助4200多名貧困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相信在政策有力支持下,我們的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會越來越好,山里的孩子們能享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劉秀祥說。

“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放眼未來,報告指明奮進的方向。

江西省上猶縣安和鄉富灣村黨支部書記康寬軍代表,對“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一張張充滿笑臉的照片印象最深刻:“這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最生動的民生答卷。”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康寬軍表示,“報告激勵我們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緊緊依靠人民:“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強調,“全黨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引發代表們廣泛共鳴。

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毓璜頂街道,“壹家生活社區廚房”火熱開張。這個便利老人的社區食堂,房子由小區居民提供,服務人員是志愿者,建設投入來自社區紅色先鋒公益基金。

“人民群眾蘊藏無限智慧和力量。我們社區工作既服務群眾,也依靠群眾,二者彼此交融、相互推進。”毓璜頂街道大海陽社區黨委書記冷曉燕代表說,將以人民為師,向群眾問策,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社區生活。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參軍160萬人,民工313萬人,擔架20萬副……遼寧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支前館的一組“東北解放戰爭人民支前統計”,讓許多參觀者駐足深思。

“我們黨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錦州市委書記靳國衛代表表示,群眾路線的法寶不可丟。必須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把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努力開拓發展新局面。

人民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的力量源泉,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洶洶來襲。武漢上萬名建設工人夜以繼日輪班施工,近千臺設備、車輛徹夜運行,創下了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的中國速度。

“緊緊依靠人民,我們黨跨過了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作為親歷者與建設者,回憶起這一幕,中國建筑三局電氣工程師肖帥代表說。

“站在新起點上,我們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根植人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力爭繼續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鄉村振興中再立新功。”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周群之代表說。

代表們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始終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必將凝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記者姜琳、譚謨曉、葉昊鳴、魏玉坤、于文靜、白陽)

編輯:胡碧霞

文章編輯:毋千舉 
 

版權聲明 | 焦作日報社簡介 | 焦作網簡介 | 網上訂報 | 聯系我們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焦作日報》遺失聲明熱線:(0391)8797096 郵編:454002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391)8797000 舉報郵箱:jzrbcn@163.com
河南省“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熱線:0371-65598032 舉報網站:www.henanjubao.com
公安部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 河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豫ICP備14012713號-1
焦公網安備4108000005 豫公網安備41080202000004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1159號 報業·國貿大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河南省焦作日報社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1120180013 電話:(0391)879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