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首頁
新華社哈爾濱7月3日電 題:哈爾濱:口袋公園見“縫”插綠 綠地開放共享清涼
新華社記者朱悅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的一個以象棋為主題的口袋公園。小公園里有各種健身器材,有以棋子為元素搭建的休閑亭、石鼓、石凳、棋盤等,兩位大爺正在石桌前饒有興致地下象棋,旁邊圍著一群人聚精會神地“觀戰”。
“這里原來是城市更新改造后剩的一塊空地,當時挺簡陋的。我們的初衷是利用這種狹小區域,開展口袋公園建設。”哈爾濱市道里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陳立坤介紹,大大的“相”字是一個隱形手機充電站,可供休閑者就地充電。敞開式的結構使公園成為了一個“沒有圍墻的棋牌室”,將文化娛樂、健身休憩和鄰里社交融為一體。
在哈爾濱,一處處口袋公園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人們帶來愜意與美好。目前,哈爾濱已建成137個口袋公園,計劃再建設104個口袋公園。
走進哈爾濱市南崗區的一處口袋公園——凱旋游園,只見彩色廣場點綴著造型簡約的休閑座椅,植被蔥郁。
哈爾濱市南崗區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員莽昆侖介紹,原場地因小區開發遺留超高土方和殘余混凝土,成為待改造的城市閑置空間。設計以“城市生態修復與活力重塑”為核心理念,依循原有地形地勢塑造富有層次感的立體景觀,同時精心布局功能設施。在樹木栽植上,采用生態優先與景觀營造相結合的設計手法,構建多層次植物群落,完成從城市廢棄場地到兼具生態與休憩功能綠地空間的改造升級。
哈爾濱市園林綠化中心規劃計劃科科長張蕾介紹,口袋公園是面向公眾開放、規模較小、形式多樣且具備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口袋公園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優化城市景觀與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整體生態功能,同時解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區人們就近休閑的需求。
除了隨處可見的口袋公園,近年來,哈爾濱市在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方面積極探索、穩步推進,打造了越來越多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優質空間。
記者傍晚走進位于哈爾濱市的顧鄉公園,看見公示欄上寫著“開放共享區域分為帳篷野餐(冷餐)區、休閑演出區、兒童游樂區、健身運動區”。綠蔭環繞,清風徐徐吹來,二十多攝氏度的氣溫讓人倍感舒適。有人在打羽毛球,有人在帳篷旁野餐,小朋友們嬉笑玩耍,一旁的家長舉起手機記錄下美好時光。
哈爾濱市園林綠化中心四級調研員孫曉華介紹,2023年初,哈爾濱確定條件適宜的道里區顧鄉公園等11個公園率先開展試點工作。秉持著試點先行、總結經驗、分期分批、逐步推動的原則,截至目前,全市城市公園開放共享點位已經增加到27處,開放總面積擴展至14.8公頃,高峰日的游人量從1.1萬攀升至2.06萬人次。
在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期間,哈爾濱市還采取了多項措施,通過施行“一園一策”等管理機制保障開放共享有序開展。下一步,哈爾濱市將立足全市各公園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游人的個性化需求,逐步完善配套設施,持續推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工作,讓更多市民可以走進自然、擁抱自然,共享城市綠色福利。
![]() |
![]() |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新華社哈爾濱7月3日電 題:哈爾濱:口袋公園見“縫”插綠 綠地開放共享清涼
新華社記者朱悅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的一個以象棋為主題的口袋公園。小公園里有各種健身器材,有以棋子為元素搭建的休閑亭、石鼓、石凳、棋盤等,兩位大爺正在石桌前饒有興致地下象棋,旁邊圍著一群人聚精會神地“觀戰”。
“這里原來是城市更新改造后剩的一塊空地,當時挺簡陋的。我們的初衷是利用這種狹小區域,開展口袋公園建設。”哈爾濱市道里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陳立坤介紹,大大的“相”字是一個隱形手機充電站,可供休閑者就地充電。敞開式的結構使公園成為了一個“沒有圍墻的棋牌室”,將文化娛樂、健身休憩和鄰里社交融為一體。
在哈爾濱,一處處口袋公園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為人們帶來愜意與美好。目前,哈爾濱已建成137個口袋公園,計劃再建設104個口袋公園。
走進哈爾濱市南崗區的一處口袋公園——凱旋游園,只見彩色廣場點綴著造型簡約的休閑座椅,植被蔥郁。
哈爾濱市南崗區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員莽昆侖介紹,原場地因小區開發遺留超高土方和殘余混凝土,成為待改造的城市閑置空間。設計以“城市生態修復與活力重塑”為核心理念,依循原有地形地勢塑造富有層次感的立體景觀,同時精心布局功能設施。在樹木栽植上,采用生態優先與景觀營造相結合的設計手法,構建多層次植物群落,完成從城市廢棄場地到兼具生態與休憩功能綠地空間的改造升級。
哈爾濱市園林綠化中心規劃計劃科科長張蕾介紹,口袋公園是面向公眾開放、規模較小、形式多樣且具備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園綠化活動場地。口袋公園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優化城市景觀與功能布局,提升城市整體生態功能,同時解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區人們就近休閑的需求。
除了隨處可見的口袋公園,近年來,哈爾濱市在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方面積極探索、穩步推進,打造了越來越多親近自然、休閑娛樂的優質空間。
記者傍晚走進位于哈爾濱市的顧鄉公園,看見公示欄上寫著“開放共享區域分為帳篷野餐(冷餐)區、休閑演出區、兒童游樂區、健身運動區”。綠蔭環繞,清風徐徐吹來,二十多攝氏度的氣溫讓人倍感舒適。有人在打羽毛球,有人在帳篷旁野餐,小朋友們嬉笑玩耍,一旁的家長舉起手機記錄下美好時光。
哈爾濱市園林綠化中心四級調研員孫曉華介紹,2023年初,哈爾濱確定條件適宜的道里區顧鄉公園等11個公園率先開展試點工作。秉持著試點先行、總結經驗、分期分批、逐步推動的原則,截至目前,全市城市公園開放共享點位已經增加到27處,開放總面積擴展至14.8公頃,高峰日的游人量從1.1萬攀升至2.06萬人次。
在公園綠地開放共享期間,哈爾濱市還采取了多項措施,通過施行“一園一策”等管理機制保障開放共享有序開展。下一步,哈爾濱市將立足全市各公園實際情況,充分考慮游人的個性化需求,逐步完善配套設施,持續推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工作,讓更多市民可以走進自然、擁抱自然,共享城市綠色福利。
![]() |
|
![]() |
焦作網免責聲明: | |||||||
|
|
|